作為家長,你是否曾經發現孩子突然說「我不想上學」,或者明明前一天還開心去上學,今天卻因為某些原因拒絕再踏入校門?這樣的情況並不罕見,事實上,越來越多孩子正在面對「拒學症」或「厭學症」,這不僅僅是單純的懶散或逃避,背後可能隱藏著更多複雜的情感和心理因素。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整理桐心理治療所心理師們的臨床經驗,介紹拒學症的成因、症狀以及父母該如何理解和處理孩子的拒學情況。幫助你了解孩子拒學背後的原因,並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。
目錄
小明是一個典型的開朗、活潑的小學生,總是能在班上引起一陣笑聲,成績也總是名列前茅。家人總是為他的優秀感到驕傲,覺得他會是一個充滿潛力的孩子。然而,當他升上國中後,情況開始悄悄改變。
一開始,小明只是偶爾在早上拖延時間,對於上學表現出一點不情願。父母並不以為意,認為這只是孩子偶爾的反叛情緒。可隨著時間的推移,小明的情況越來越不尋常。
他開始頻繁地抱怨頭痛、腹痛,甚至在清晨不願起床,說自己感覺不舒服,想請假待在家裡休息。每當這時,父母總是心生疑惑,懷疑他是故意不想上學,開始對他進行批評和說教。
“你是不是太懶了?怎麼又不想去上學?” 母親語氣中帶著焦慮與不耐。
小明總是低著頭,沉默不語,心裡的痛苦卻越來越加重。他並不是故意不想上學,而是身心的壓力讓他變得無法承受。
他開始發現自己在學校的成績不再像以前那麼輕鬆,課堂上總有一些跟不上進度的情況,這讓他感到無比焦慮和自卑。每當老師提問,或是同學互相比較時,他心裡的不安和自卑感便像潮水般湧上心頭。
最初,小明的父母並沒有注意到這些內心的變化。隨著拒學行為越來越嚴重,父母的態度也變得更加強硬。但這一切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,反而讓小明的心情變得更加壓抑。他變得越來越封閉,幾乎不再參與家庭活動,總是躲在房間裡打電動。這一切讓父母感到更加困惑,也對未來感到深深的焦慮。
“他怎麼變成這樣了?為什麼不再像以前那樣開朗了?” 父母親常常感到無奈和焦慮。
拒學個案常見的特徵是過度在意課業表現、過度人際焦慮、對被排擠與孤立有強烈的恐懼,這些特徵尤其容易出現在就學的新階段,例如進入新學校、新學期或新班級。
▶️ 拒學症或厭學症的症狀並非每個孩子都相同,根據年齡、性格以及環境因素的不同,症狀會有所變化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症狀:
無故頭痛或腹痛:很多孩子在不想上學時,會表現出身體不適,如反覆抱怨肚子痛或頭痛,這些可能是情緒焦慮的表現。
學校恐懼:孩子會表現出強烈的學校恐懼症,甚至當看到學校制服或聽到上學的話題時就顯得焦躁不安。
情緒低落或焦慮:孩子可能會變得情緒不穩,容易焦慮、沮喪,對學校充滿恐懼感。
不想參與學校活動:即便是平常喜歡的課外活動,孩子也可能開始表現出不感興趣,甚至拒絕與同學互動。
這些症狀如果持續出現,那麼家長就應該引起重視,尋求專業的幫助。
拒學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,在拒學門診裡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同。一般來說拒學是一種「迴避」的因應機制,因為心理有無法調適的焦慮,最後採取退縮與迴避的方式來面對。以下是一些可能拒學的原因:
家長應該仔細觀察孩子的情況,與孩子溝通,了解是否有這些隱藏的原因。
如果孩子的拒學症狀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,尋求專業的拒學門診治療便刻不容緩。
▶️ 專業人員能更好得處理拒學問題,家長們可以到醫院的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求助,也可以到有服務兒童青少年的心理諮商所、心理治療所尋求心理諮商,親子諮商,或是家庭諮商。一般來說,醫院的門診可以使用健保,而心理所大多是自費。
拒學門診的治療過程一般包括:
★ 心理評估:專業心理師會對孩子進行綜合評估,了解其心理狀態、情感問題以及學校環境的影響。
★ 家庭訪談:了解家庭環境的影響,並協助父母改善與孩子的溝通方式。
★ 行為療法和情緒支持:治療過程中心理師會依據孩子與家庭的特質,選擇適合的方法治療。例如:認知行為療法、心理動力談話,遊戲治療,藝術治療等方法,幫助孩子重新建立學校的適應能力,並提供情緒支持,幫助孩子釋放壓力。
越早介入越有效:越早處理拒學問題,孩子的情況會有更好的改善機會。
解決過程需要時間:這類問題通常無法在短期內立刻解決,持續的關注和支持是關鍵。
重返學校不等於問題解決:孩生回到學校並不代表問題就解決,需要幫助孩子面對她恐懼和害怕的情境,否則拒學行為仍可能再發生。
問題可能會再度出現:即使有過一次改善,當孩子再度面對他無法調適的焦慮時,拒學行為仍然可能會復發。
年齡越大,問題越複雜:隨著孩子年齡增長,拒學問題可能變得更加複雜,解決的難度也會加大。
雖然『讓孩子回學校上課』聽起來像是一件很簡單的事,但治療需要時間和耐心,因為背後的原因可能很複雜,牽涉到孩子本身的情緒,家庭的議題,人際關係的困難等等,家長要協助孩子逐步走出拒學困境,需要包容,耐心並配合專業人員,一步一步陪孩子走回正常上學的軌道。
在處理拒學症問題時,父母、學校和心理專業人員的協作非常重要:
★ 父母:父母應該提供情緒支持,營造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,並與學校及心理師、醫師保持密切溝通,了解孩子的進展。
★ 學校:學校應該提供心理輔導服務,並根據孩子的需求調整學業要求,減少學業壓力。此外,學校還應建立支持系統,幫助孩子融入集體生活,建立良好友誼關係。
★ 心理師:專業心理師會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與行為模式,提供一個情緒宣洩的管道,並協助家長理解孩子,與孩子溝通,進而找到應對問題的方法。
★ 醫師:兒童青少年心智科醫師可以幫助判斷孩子是否有心理方面的疾患,給予診斷並且在必要時給予藥物幫助舒緩急性的問題。
文章開頭提到拒學的小明,在拒學門診的心理諮商過程中,終於能夠說出自己一直以來的心情,也談到家裡的情況。
父母的工作壓力讓他們之間經常爭吵,小明不想再成為父母的負擔,因此將所有的情緒和困難埋藏在心底。這些未曾表達的壓力,最終以身體不適的形式表現出來,讓他無法繼續去學校。
當小明的父母得知小明的心情時,心中充滿了愧疚。他們一直以為,小明只是懶惰或者叛逆,卻沒能發現他內心的孤獨和痛苦。他們開始反思自己的態度,並決定改變方式,給予小明更多的支持和理解。
在父母的支持下,小明開始重新走進學校的門。他們沒有強迫他立刻回到原來的狀態,而是循序漸進地幫助他重新參與學校的活動。學校也配合提供了更多的幫助,讓小明能在課業上獲得更多的支持。雖然過程中有不少挑戰,但小明漸漸找回了自信,也重新和同學建立了友誼。
一般來說,孩子拒學不構成違法行為,但長期缺課會影響學習進度,且可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。未經請假、請假未獲准或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連續達三日以上,學校有義務通報輟學,後需依情況轉介相關單位執行教育輔導或是親職教育。
是的,拒學是可以改善的。拒學不是問題,拒學是孩子正在面臨許多問題的最終結果及行為表現。因此,通過專業治療和家庭支持,孩子可以逐步克服引起拒學的關鍵情境及情緒,重新回到學校。
是的,許多孩子面臨學業壓力、社交困擾或心理問題時,可能會表現出拒學行為。拒學可能發生在求學生涯的任何階段,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有可能。拒學並不罕見,根據統計,拒學的人口佔學齡兒童青少年的 1-2%,也就是說每一百個學生當中有一到二人有拒學的行為。
不,拒學症背後往往有深層的情緒或心理問題,家長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態,並非單純的懶散。
首先,了解孩子拒學的原因。保持冷靜,與孩子進行開放的溝通,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幫助。
如果孩子已經表現出中輟或休學的傾向,家長應該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況,並與學校和心理師共同商討解決方案。
當孩子出現拒學行為時,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方法來支持和鼓勵孩子:
拒學症並不是孩子的錯,而是一個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。理解拒學的多面性,及早介入並提供支持,才能幫助孩子走出拒學的困境,重拾學校生活的信心與樂趣。